【将师德传承根植于习惯.师德大家谈】

作者:电子科学学院 时间:2016-07-11 点击数: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作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要求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崇尚师德古已有之,万世师表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立人”和“达人”作为其育人之指导思想。教师不仅肩负着国家和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亦传承着教师之师的理想、情操、学识和仁爱,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应当是一名有师德品味的教师,宛如一杯醇美米酒,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教师之师德品味从哪里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正所谓“师德传承根植于习惯,育人先育己”。
重塑“品行之师”于习惯。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习近平总书记更深邃地指出:“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阐释了师之品行的重要性。然《礼记》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即以精湛专业知识传授知识的人容易获得,而以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修养去教化如何做人的人不容易获得,充分揭示了教师后天品行修养的重要。因此,要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需不断加强自身品行的修养,以达到“修己安人”和“润物于无声处”的境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未缺乏品行之师和人师的典范,从“吾日三省吾身”的孔夫子到“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叶圣陶先生,高尚人格的品行之师不胜枚举,即便是在“东油”这方沃土上也荟萃着石油工程教师翟云芳教授、数学教师曾慕蠡教授、物理教师孙礼煌教授等一大批品行高贵的人师,他们习惯于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习惯于潜心治学、教书育人,习惯于敢于担当、锐意创新,用风行草偃的品行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古人云:“学问之师好练,品行之师难修”;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育人须先育己,内修于心,外修于行,严于律己,将高尚品行浇铸于习惯不失为一好的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媒体上时常看到触碰师德红线的现象,严重损坏了高校教师的声誉;原本为教师职业基本道德操守的师德风范却成了时下大学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面对此类现象,我亦时常反躬自省,初为人师时曾经的满腔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否一直恪守?是否在某时某处流逝于某事某地?是否曾经的某一自律习惯因纷扰浮躁的不良风气而随波逐流?东北石油大学有一批从教三十余年的老教师,相信他们时刻怀揣着梦想、勇敢面对我们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型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挑战,相信他们多年来养成的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为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为单位谋求发展和改革创新的习惯、决心和品行从未动摇!
铸就“学问之师”于习惯。一代鸿儒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末清初黄宗羲在《续师说》中阐释道,“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这些警示名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和前提,即“学高为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加强自身学问的修养,育人先育己。“业精于勤,荒于嬉”,将勤学好学倾注于点滴生活习惯,不失为铸就“学问之师”的好途径。回顾三十年前“东油”安达老校区的求学经历,我时常为老一辈“东油人”的育人精神所感动和激励。基础处物理教研室的孙礼煌教授堪称勤学好学之典范;孙老师曾在访美期间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厚厚的原版英文书籍;孙老师读书有个好习惯,每本书都做标注,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计算和心得体会,至今退休在家还保持这一习惯;孙老师曾为我们物理专业学生讲授《理论力学》和《相对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勤勉不辍深受学生的爱戴,时至今日仍常有“东油学子”于网络博客抒怀老先生之学问和品行。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科学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提出更多挑战。在老一辈“东油人”铸就的“严谨治学、艰苦创业”校训精神的激励下,我时常自勉:是否对所教授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否把握了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研究热点?是否还再坚持读书、研读中外文献的习惯?作为从教三十余年的一名高校教师,实不敢妄谈学识,但我以为高校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学科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拓展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将“学问修行”根植于习惯,传承于习惯,勤耕不辍,师业必将有成,学生必将戴之为人师。
根植“仁爱之师”于习惯。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有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有爱,才会对教育事业充满动力;因为有爱,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带来的喜悦;因为有爱,才会有师德的传承和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仁爱。那么,师之仁爱源于何处呢?我以为“常怀仁爱之心”应源于我们对教育事业肩负的历史使命,源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担当,源于内心流露的情感,源于奉献,源于习惯。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是弘扬师德的重要前提,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全部力量,才会把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才能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我以为把仁爱之心根植于习惯,方能使师生关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至高境界。从教三十余年来,我时常问自己:是否真正关怀到每一位学生?照顾到每一个角落?是否倾听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相信教师将仁爱之心根植于点滴生活记忆,将它赋予一种责任,变成一种习惯,教育事业必将有美好未来。
传承“导行之师”于习惯。宋代大诗人陆游《短歌行》中有名句流传后世:“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它以晨钟暮鼓来告诉世人,历史岁月虽绵绵流淌、循环不已,警世的钟声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停止;晨钟暮鼓之音提醒忘记心路的人们警醒觉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引路人,正所谓导行之师也。当前,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某种程度上侵袭着正处思维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们,极易造成涉世未深大学生们思想的动摇和信仰的缺失。如何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传承和创新创业就业意识进行正确导行是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导行之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志向和品行,要做到孔夫子所说的“听其言,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大学是青年才俊树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实现文化传承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殿堂,因为这里凝聚着深厚的知识底蕴,因为这里传承着朴实厚重的师德师风。回顾往昔,第一代“东油人”凭借为国争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为祖国献石油的工作激情,依靠“拣粮、种地、干打垒”的创业精神,成就了学校的辉煌业绩。我想“东油人”承载着“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 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导行基石,前辈教师于困境中乐观向上和不惧艰险的无畏精神是教育学生钻研文化的导行旗帜,前辈教师于物质极其匮乏、条件极其简陋、生活异常艰苦情况下创业的壮举是教育学生创新创业的导行榜样。忆往昔,“东油”前辈的伟大壮举时刻激励自己,以此为教书育人的导行准绳。我时常鞭策自己:是否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否为学生鸣“晨钟暮鼓”?是否习惯于用品行去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时刻警示着自己勿将三尺讲台变成发泄牢骚抱怨个人得失的舞台。我坚信,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应该是弘扬正气的导行之师,是习惯于在嘈杂中引导学生保持清醒,习惯于在纷繁中引导学生保持自立,习惯于在挫折中引导学生保持淡然,传播正能量的导行之师。
电子科学学院 牟海维
2015、11、13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 信息维护: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